《茶亦醉人》(作者:奚超)

发布时间:2007/4/23 15:26:57    |     文章来源:     |     阅读次数:

中国历史上,有茶圣陆羽,茶仙妙玉,还有那个三难苏学士的王安石也是品茗高手。

初识茶,缘于中学时读《红楼梦》,此书中写到茶的自然不止一处,最让人难忘的还是“栊翠庵品茶” 那一章,曹雪芹不愧是中国小说第一人,寥寥千字,写活了“孤标傲世”的妙玉,也写尽了茶里的千秋,当年的我不懂茶,读到此章顿觉得余香满口,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需要的是勇气,妙玉用五年前梅花上的雪水烹茶,需要的则是仙气与诗心了,我从此与茶结缘。

我总固执的认为,喝咖啡是一种小资情调,喝茶则有着一种独特的韵味,“茶亦醉人无须酒”,一本唐诗、一杯清茶,是绝佳的搭档,独自坐在书房,任窗外红尘纷纷扰扰,我与书对话,与茶结伴,俗世中的一切全都抛开,让茶的清香与书的墨香一起洗涤着被红尘污染的心灵,心便会很静.很静。

“寒夜客来茶当酒,竹炉汤沸火初红”,每每读到此句,心里甚觉温暖。大雪纷飞的冬夜,煮一壶好茶,会一个知心朋友,摆开棋局对弈,或沉思,或为一步棋拍手叫好,间或喝上一口热茶,纵使是神仙,也不过如此罢。

苏东有赞茶句:“茶笋尽禅味”,这教我想起宁国惠云禅寺的妙幢大师,此大师年岁不大,但对于佛教颇有造诣。第一次随友人去寺里,他衣袖翩然,从容不迫的为我们煮水、温杯、泡工夫茶,我看得痴了。清幽的林间、一座庙宇、一个高僧、一壶茶,禅味尽释。他给我们每人面前摆上一个紫砂杯,不过比指甲略大,缓缓斟上茶。我轻轻啜上一口,久久不忍咽下,怕浪费了此茶。不禁斗胆改一句禅语,“一水一世界,一茶一菩提”。

前几年在北京上大学时,最爱到“星巴克”,倚窗而坐,要上一杯铁观音,或懒洋洋的晒着太阳,默默看窗外的行人;或看雨丝飘洒,遥想如烟尘事;或闭上双眼,静静听轻柔的钢琴曲;越上一个红颜知己,轻轻聊天,会意处对视一笑……

如今,身在企事业单位工作,有时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,忙碌之中偷闲,泡上一杯菊花茶或茉莉香片,花便在水中盛开,香气弥漫,心便又鲜活如初。

苏轼云:“从来佳人似佳茗”,把女人比做茶,我也甚觉贴切,茶叶饮尽山水灵秀,自然也如女人般意蕴着人间风情。那一抹茉莉香片,虽经焙制翻吵等工序,闻来依旧生动如初,有如少年季节,那一袭素衣少女隔了岸浅笑低吟;淡雅的岳西翠兰,单名字就让人想起眉清目秀行走在山间小路上的村姑,盈盈的小家碧玉之态,美丽而不张扬;江苏的碧螺春,淡淡一口,面前幻化出一个温雅的大家闺秀,深闺大院,主持家事,相夫教子,举止间飘散出怡然自得的大气;云雾有种矜持的冷,沸水注入后升起的依旧是漠漠烟雾,像生性沉静的女子,她总在云里雾里气定神闲地看着你,你总走不进她的心里;毛尖风姿绰约,韵味十足,一如高贵成熟的现代女性,知性、干练、独立;铁观音则如饱经沧桑的老妇人,一生的红袖脂香,都已是昨日黄花……

作者:宁国盐业公司 奚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