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风雅,无关物质》《女人要有自己的房子》(作者:祖菊芳)

发布时间:2007/4/13 15:49:29    |     文章来源:     |     阅读次数:

风雅,无关物质

女人,是物质的。女人的购物癖、爱美癖,无一例外需要经济基础作铺垫。而一个品质精良的女人,更需要精良的物质来帮衬。很难想象,无论多么优秀的女人,倘若粗衣敝屣,蓬头垢面,缺乏必要的考究,真的很难与品位女人联系在一起。虽然,品位与品行无关,但品位与物质却密不可分!

而有一种情怀,有一种心境,却是一种内在气韵的自然散发,是喝着白水都成风景,倚窗而立都可入画的气质天成,无关物质。

咖啡厅里,舒缓的音乐静静流淌,窗明几净,侍者如云。卡布基诺的香浓醇厚,的确讨好女人的味觉;咖啡厅的格调、氛围,也分外契合女人的感官需求。

曾看过一本书,书的作者是一位酷爱咖啡的女性,而且是美丽的,而且是小资的。她看书、写作的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咖啡馆里,那里是她灵感的源泉。

想想都是惊人的奢侈!倘若口袋不是足够殷实,谁能以此作为日常的阅读写作方式?即便作家肯委屈自己,将就着在家里饮用咖啡,极品蓝山的日品夜饮,又岂是普通工薪可以消受的?不然,你换一杯经济型速溶咖啡试试,那焦烘烘、甜腻腻的味道,肤浅而直白,无论如何,都喝不出个品位来。更要紧的是,于作家而言,破坏了灵感,无异于扼杀生命!

相形之下,饮茶就显得简单、清雅了很多。品茶,似乎更宜择清幽雅静处,慢斟浅酌。茶味清瘦俊逸,比不得咖啡的醇厚圆润,却自有一种仙风道骨的神韵。

《红楼梦》中的妙玉,有一套品茶、沏茶的妙论,倘若其中没有造作的成分,那么,妙玉可谓是风雅至极的女子了!因为,那封藏的雪水、雪地的梅,是大自然惠赐的珍品,无需购买,只需一颗有情有趣、风雅剔透的心就已足够!

始终认为,香烟于女人是不相宜的。尼古丁的味道太粗犷、太硬朗,与纯净、柔婉的女儿形象是格格不入的。任是多么雅致的女人,倘若纤纤素手间烟雾缭绕起来,我对她的好感度便会急转直下。倘若这女人吸烟的姿势还不够优雅,香烟又不够精致,则更加恶俗;倘若这女子既优雅,又够品位,那升腾的烟雾后面,哪怕再孤独、无助而痛苦的眼神,因烟雾的飘渺、迷离,也会烙上了风情,颓废的风情!

而同样的孤独,同样的无助和痛苦,一个凝固的背影,一颗缓缓流过面颊的泪滴,便已诠释。这令人心碎的楚楚可怜,是女人偶而的脆弱,是女性本色的自然流露,是动人而感伤的美丽!

说起来似乎有些落伍,习惯了在稿纸上写字,当办公进入无纸化时代,我依然旧习难改,思维的种子,一定要落实到纸页上,才算是生了根,才可以繁衍生息,枝繁叶茂。

客观地讲,不能说我畏惧电脑,其实,在不必看稿,不必思考的情况下,我五笔录入的速度还是很快的,每分钟可达六七十字,五指翻飞如蝶,一片自如景象;一些小的电脑操作技巧,我也可以触类旁通,不学自会。然而,对着电脑写字,我就会头脑一片空白。那不停闪烁的光标,如同狡黠的眼睛,嘲弄地看着我笑,使我愈发窘迫、茫然,不能思想。

尽管如此,又有什么关系呢?不过是一种写字的状态而已,代笔工具的品质,与文字本身的品质并没有直接的关联。

而在另一种场合,于清风明月的窗前,嗅着馥郁的花香,我便会愉悦,便会感动,思维便会灵动鲜活,如晚间清新自由的空气,我就可以安安静静、却内心澎湃地,任笔在稿纸上自如行走。

风雅,是形而上的概念,应是有别于品位的。

品位,是生活具备相应的品质后,才可能会有的眼光和格调,与物质世界息息相关。很难想象,一个生活拮据,一日三餐都要量入为出的人,何以奢谈品位。

而风雅,则是一种情怀,一种心境,是微雨中的漫步,酷寒中的踏雪寻梅,是寂寞时候的听星星唱歌,邀明月跳舞,是闲看花落,卧听雨声……是洗尽铅华后,沉淀出的一种风景,素面朝天,气定神闲。

相形之下,品位显得多少有些矫情,有些世故;而风雅则更淡定、更从容,更脱俗!

因为,风雅,无关物质!

女人要有自己的房子

“我有一所房子,面朝大海,春暖花开。”

__海子

从有独立意识起,我就向往有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。

上初中的时候,因为是三兄妹中唯一的女孩,在那个住房条件并不宽裕的年代,于狭小而拥挤的家居环境里,我奢侈地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立房间。

在那个小小的,却相对自由的空间里,因为可以较为方便地避开家人的监督,我由琼瑶,至席慕蓉,至三毛,至张爱玲,至龙应台……一步一步,一步一步在那些或深情、或洒脱、或清丽、或尖锐的文字里,深深沉迷!

文学的薰陶,使我的文字表达日新月异,课堂作文每每成为老师诵读、讲解的范本。当然,这也直接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后果,高考落榜!以语文全校最高分,作文几乎满分的成绩落榜!这样的结果,让我始料不及,欲哭无泪。

工作以后,百无挂碍,对文字的挚爱更加义无反顾。不断从外面淘回的战利品,迅速占满了我小小房间的床头桌角。心的世界大了,房间愈发嫌小。

如果可以,多想有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,房子里有一间像样的书房。

结婚以后,我如愿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所房子,二室一厅。房子里,按照我的意愿,设计了一间书房,书柜里整齐地陈列着我们的全部珍藏。书房里除了书桌,还特别地摆放了一张沙发,沙发上颇为破费地放置了几个昂贵却极为松软美丽的靠垫。那赏心悦目的色泽,是为了视觉疲劳的时候,愉悦眼睛的;那样的松软舒适,是为了身体疲倦的时候,放松肢体的。事实上,婚后一年的大部分闲暇时光,我都是在书房的那张舒适的沙发上度过的。愉悦的阅读形式,通常可以获得更佳的阅读效果,自由的状态下,文字的热力,往往更容易抵达心灵。

婚后第二年底,儿子的降临,几乎是在一夜之间,攻城掠地,我所有独立自主的空间,一一沦陷!我的书房,白天,是儿子的乐园;晚上,是为我带儿子的婆婆的卧房。然而,也说不上失落了什么,初为人母的兴奋、紧张和忙乱,是切肤的生命体验,远比看几本好书更真切而具震撼力。与所有的母亲一样,这个从我的身体里分离出的小生命,倾注了我全部的爱与热情。此时的我,在儿子以天、以月,直至以年记录的成长中,与书柜渐渐疏离,唯一的亲近,仅是定期的除尘。

文字,在我现实而庸常的生活中,渐行渐远。

儿子渐渐长大,开始上幼儿园了。领着儿子背诵唐诗的时候,那熟悉而久违的清浅墨痕、淡淡书香,从久远的记忆深处慢慢归来,如睽隔多年的老友,迟疑而欣喜的相认之下,多少有些亲切的陌生了。

此时的书房,已是儿子的汽车城、装备库和军事演练场,精神的茂林,已然伐作现实的家园。不由长叹一声,如果可以,多想有一所格局齐全的房子,房子里有一间属于自己的、不受干扰的书房,临窗的桌前,有一台用于写字的电脑。

儿子六岁的时候,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二所房子,三室二厅。独立的书房里,颇具气势的书橱占满了一面墙。同时,我也如愿拥有了一台笔记本电脑。

此时,儿子已经开始上学,书房为我独有的梦想,如肥皂泡般,吹弹即破。每晚,儿子在书房做功课,老公在客厅看怎么也比不完的球赛,而我,只能委屈地伏在餐厅的餐桌上看书写字。客厅与餐厅没有隔断,装修的时候,出于美观的考虑,只做了一个抽象的、形式上的区分,两个区域的一切活动、声音,一目了然,自由通畅。每每文思泉涌的时候,被老公冷不丁一声“好球”,吓得笔落,思维嘎然而止,瞬间冰封。

而那台笔记本电脑,也是饱经劫难,多次在儿子与来家玩的小朋友争争抢抢中跌落地面。先是砸裂了电脑外壳,继而是喇叭失声,接着是部分按键失灵……如今,这台电脑,已像一个病入膏肓的垂垂老者,沧桑而反应迟缓,仿佛随时会走上不归路。然而也说不得了,那么沉的机器,多次从那么高的台面跌落下来,竟然未砸穿孩子的脚背,已是何等幸运!

其实,凭心而论,不能说我现在的这所房子不够舒适,不够满意。儿子睡下以后,安安静静的书房,便是我独立的王国,书香盈袖,清幽满屋。

曾经,我黯然地以为,这样的恬淡雅致,将会无声息湮灭于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。如今,婚后十余年的我,此时灯下执笔的我,一直以来,在家人关爱和呵护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我,依然听音乐,写随笔,依然会在一段或感伤或激昂的文字里,为情所感,泪流满面,一如当年。

女人要有自己的房子,就如同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精神的土壤一样。女人要有自己的房子,不过是于日复一日的庸常日子里,为自己坚守一片心灵的净土!海子的诗“我有一所房子,面朝大海,春暖花开”,我想,这样一所“面朝大海,春暖花开”的房子,也必是诗人心中至美的精神家园吧!

“我的房子,不必面朝大海,但一定要有红花绿草的春意盎然。”时常,我还是会无限向往地对老公说:“房子里有一间大大的书房,书房的外面有露天平台,平台上有我精心培育的生命物质。冬日午后,我可以在暖阳下捧书静读;夏日黄昏,清风徐来,芳香四溢……

(石台县盐业公司 祖菊芳)